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贵阳KTV招聘网 > 贵阳热点资讯 > 贵阳励志/美文 >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

2022-07-11 01:26:03 发布 浏览 371 次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古代穷人学习要克服许多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读书学习。家里没有书,就自己去造,路温舒披蒲编,公孙弘削竹简;晚上没有油灯读书也要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就是这样的故事。

晋朝时的车胤,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另外一位名叫孙康,同样没有晚上读书的条件,他发现在下雪的夜晚如同白昼,于是便整个冬天都不畏严寒,在雪夜读书。他们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成功眷顾那些为理想付出过艰辛努力的人。囊萤、映雪的故事也随着他们的功成名就而成为千古美谈,更激励着青年人勤奋上进。他们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都没有向困难低头。看来,学习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要找借口,不要说自己没有条件,条件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囊萤、映雪的故事告诉我们,若想要学习并获得真知就不要受客观条件影响,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难以克服的只是人的惰性和依赖性。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可谓舒适,既不用囊萤,也不用映雪,读书条件虽然是有了,可是有不少人学习的精神却丢了。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如负薪”的典故,说的是汉武帝时会稽郡太守朱买臣的故事。朱买臣未入仕前,因家贫又好读书,不得不靠卖薪度日。每次卖柴,他都是且行且诵古书,自得其乐,后来终于学有所成,为武帝所赏识。“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李密少年时代,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挂角”的典故就是出自这里。

现代人不好读书的另一个借口就是“没时间”。的确,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腾出大段的时间读书也不现实的。但是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挤时间,把用于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每天都挤出一些来留给学习,自然能够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能发现自己的进步。朱买臣和李密都能够在负薪、放牛时还抽出时间来读书,现代人自然也能抽出时间来为自己充电了。何况时代发展如此迅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苏老泉指的是宋代的苏洵,苏洵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忽然觉悟,开始发愤读书。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在科场上获得应有的回报,于是他愤而将自己所著文章付之一炬,并放弃了为科考而读书的念头,开始为自己而读书。他重新精读《六经》和诸子百家,通过五年的养精蓄锐,终于可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他的文章文风古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他写的著名的《六国论》,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赏识,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和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被后人合称为“三苏”。

苏洵的成功在于他的幡然悔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虽然他的起步很晚,而且科场蹭蹬,但是他并不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再为了别人、为了科举而读书,懂得了为自己而读书之后,才使得自己能够排除名利的干扰,才不至于患得患失,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学习。苏洵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放下包袱,竭尽全力地去汲取知识,才有了后来的成功。人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若只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去学习,那么就不会有根本的长进,学到的东西也只是皮毛而已。

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苏洵等到年纪老大,才后悔读书太迟。作为青少年正是读书的大好时机,如果不懂得珍惜,便要像苏洵一样“老大徒伤悲”了。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时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将发育成熟,而人的记忆力也逐渐呈衰退的趋势,再想弥补浪费掉的青春,就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而且效果也未必比原来好。所以,年轻的学子应该懂得“勤学早”的道理,珍惜现在的每一寸光阴,才不会有“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

当然,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也不要懊恼,更不要自暴自弃。如果真的理解了学习的真谛,从现在开始读书也还来得及,尽管不再具备像年少时那样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但是依然还可以学到知识。不要放弃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年龄是一个障碍但是却不是不能克服的。苏洵尚且可以在二十七岁开始读书,而且其真正发奋之时已近不惑之年,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这对于那些“读书迟”的人无疑是一种激励。洪应明也在其《菜根谭》中说:“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只要能真正的下功夫,什么时候努力都不算晚,千万不要把悔恨带进棺材。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