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挟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瞋目?然攘臂拔剑曰:“武(王)[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载!腐肉朽骨弃剑者,佽非之谓乎?”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
佽非:春秋楚勇士。 干队:许慎注:“干国在今临淮,出宝剑,盖为莫邪、洞鄂之形也。”按:临淮,在今安徽凤阳境内。队,通“隧”,山间小道。
阳侯之波:见本书《览冥训》。《楚辞·哀郢》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蛟:许慎注:“龙属也。鱼满二千五百斤,蛟来为之主也。”
枻:短桨。《楚辞·九歌·湘君》洪兴祖补注:“楫谓之枻。”古楚语。 “尝有”:俞樾《诸子平议》:“尝”下脱“见”字。《吕览·知分》作“子尝见有……”。按:《知分》无“有”字。俞说未必是。
瞋目:即瞪大眼睛。《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作“瞑目”,似与文义不符。 ?然:盛怒的样子。 攘臂:捋起袖子,表示振奋。 “王”:《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士”。当正。 劫:劫迫。
“此江中”句:《吕览·知分》同。下文“腐肉朽骨”句,《知分》作“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谓“腐肉朽骨”为自指。孙锵鸣《吕氏春秋高注补正》“腐肉朽骨”指蛟。以孙说为长。 爱:吝惜。
赴:有跳入义。
载:俞樾《诸子平议》:当为“哉”,声之误也。“哉”下脱“不以”二字。《吕氏春秋》正作“夫善哉,不以……”。按:《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载、哉古亦通用。”俞樾校“载”有误。以上见于《吕览·知分》。